全部 · 2023-12-04

【三阴交穴】

穴位别名:足太阴,三交。穴位定位:足太阴脾经。正坐或仰卧,在小腿内侧,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际。穴位内涵:三,数字;阴,与阳相对,在此处指足的三条阴经;交,交会。该穴是下肢三条阴经循行交会的部位,亦是三条阴经气血交汇的地方,取一穴而调三经,故名三阴交。穴位内涵:三阴,足三阴经;交,交会。本穴是足三阴经循行交会的穴位,故名三阴交。—-穴位是脏腑经络之气输注于体表的部位,是针灸治疗疾病的刺激点,也是疾病的反应点,与经脉、脏腑、气血密切关联。穴位这种“刺激点与反应点”的功用特点在命名时亦得到体现,并直接指导临床使用。因与脏腑密切关联,而直接用脏腑命名,如胆俞穴因位于胆附近,可治疗胸胁疼痛、脘腹胀满、口苦舌干等胆相关疾病,故命名胆俞;因体现经脉循行特点而命名穴位,如三阴交穴,属于脾经,同时又是脾经、肝经、肾经三条阴经的交会穴,可治疗妇科及脾胃相关疾病,故命名三阴交;因擅长调节气血阴阳、依据治疗临床主治特点而命名的,如血海、气海;依据穴位部位特点或自身特点而具有特殊治疗作用命名的,如风气出入之处叫“风门”,风气中人之处叫“风府”,使目明称为“睛明”,依外形和治疗特点而称为“曲垣”“伏兔”等。这种以效论穴的方式便捷地指导着穴位的实际应用。有些穴位在具体命名过程中,包含诸多人文意义,或人文意义不甚具体,不能具体归纳到某个特征性类别,故暂且将这类穴位的命名方法归属为其他人文类。(《经穴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