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 2024-01-02

【咬字清晰】

胡明扬先生在《普通话和北京话》一文中指出,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老北京话在语音方面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嗓音的音色上,嗓音低浊,鼻音浓重,甚至有点“嘶哑”(当然这也许和现在说地道的老北京话的人多数已届高龄有关)。二是节律、语调、轻重音和音节的清晰度等方面。过去的北京话舒缓,现在的北京话节奏加快了。过去的北京话的语调起伏变化比较复杂,现在的北京话的语调似乎简单一些。三是过去的北京话在很多外地人听来是很含混的,有的音节几乎都“吞到肚子里去了”。这是因为当时的社交范围很窄,没有像现在这么多的集体生活,说话的对象大都是常年生活在一起的亲属以及过往很密切的亲朋好友,随便开口一说,别人都能懂,所以不需要每个音节都十分清晰。现在的交际对象不同了,范围扩大了,就必须咬字咬得更准,说得更清晰才能保证正常的交际,因此现在的北京话就比过去清晰得多。(党静鹏《北京话俗语与老北京社会风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