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时的北京城有一种说法是“送信的腊八粥,要命的关东糖,救命的煮饽饽” ,此语中的腊八粥、关东糖、煮饽饽(即饺子)人们都比较熟悉,它们是北京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反映了北京地区岁时习俗中的某些内容。然而要弄清楚腊八粥送的是什么信,关东糖为什么会要命,而煮饽饽为什么又能救命,就需要了解旧时京城商号的三节结账风俗。 “北京商号有三节结账风俗,分五月初五、八月十五、年末三次,年末最为严格,凡应收账款一律要结清。因此,从农历腊月初八起债主就纷纷派伙计外出向负债店铺讨债,到腊月二十三祭灶后,逼债就一天紧似一天,到年除夕讨债达到高潮,一些还不起债者,纷纷外出躲避” ,直到“年除夕饺子吃到嘴里,则要账讨债逼债可以暂时告一段落”,这就是为什么说“送信的腊八粥,要命的关东糖,救命的煮饽饽”。(党静鹏《北京话俗语与老北京社会风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