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杭州市,《元和郡县志》卷二十五引《吴兴记》云:“秦始皇三十七年,将上会稽,涂出此地,因立为县,舍舟航于此,仍以为名。”一说,禹至此造舟以渡,越人称此地为“禹杭(“杭”是方舟)”,其后,口语相传,讹“禹”为“余”,乃名“余杭”。一说“余杭”乃吴越语中的“洋”,因为东周之前这里为汪洋,虽然春秋时期已经慢慢形成陆地,但依旧沿用“洋”的称呼。一说“余”为古越语中的一个发语词,并无实际意义。不过秦汉用文字记其音,而沿用其名。唐代,置杭州郡,旋改余杭郡,治所在钱唐。因避国号讳,于武德四年(621年)改“钱唐”为“钱塘”。(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