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间月亮初生时,陈设瓜果月饼于庭,焚香叩拜,以祭太阴,俗称供月。在祭月活动中老北京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说法,是说男人不参加祭月活动,女人不参加祭灶活动。因为月亮常被视为女性保护神,所以祭月常以女性为主。男不拜月,强调妇女是拜月活动的主体。 “男不拜月” ,本指汉代已始的女儿七夕乞巧,本是女儿节,自然男性不参与。到清代时演变成男性八月中秋不拜月,其实也是趣说之类。也有学者从传统的阴阳学的角度对此进行解释,男为阳,女为阴,太阳为阳,是阳中的典型代表。而月亮为阴,是阴中的典型代表。妇女拜月,期盼着多得些月亮的精华,以便更多地生育儿女,多子多福。(党静鹏《北京话俗语与老北京社会风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