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 2024-01-20

【阴燧】

阳燧在我国的历史十分久远,在汉代《淮南子》中就有相关的记载:“阳燧,金也。取金盂无缘者,执日高三四丈时,以向,持燥艾承之寸余,有顷焦之,吹之则燃,得火。”据东汉时王充所著的《论衡》中记载,汉代端午节时还有“铸阳燧”的习俗,人们认为阳燧可以凝聚阳光,有辟邪的作用。这种用铜镜辟邪的风俗,在今天依然存在,并且还流传到了日本、朝鲜等地。有趣的是,古时还有一种与“阳燧”相对的做法,称为“阴燧”。“取火于日”称为“阳燧”,而“取水于月”就称为“阴燧”,就是用铜盘在月夜时承接露水。当然“阴燧”就与取火无关了。(曲水《你不知道的古人生活冷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