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鱼】 把荞面、玉米面或粉面调成稠糊,用有椭圆孔眼的漏勺漏在开水锅中,定形略如小鱼。是夏季清凉食品。在元代时叫“瓢漏粉”。《薛仁贵》第二折:“准备些节下茶食、菜馒头、瓢漏粉、鸡豚狗彘。”“瓢”即指漏勺。《老生儿》第三折:“这早晚搭棚,宰了羊,漏了粉。”《汉语大词典》:“漏粉:粉条。”应误。因为粉条细,在开水锅中就会被冲荡成糊状。(刘瑞明、周奉真《庆阳方言词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