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绘俗称“烫花”或“烙花”,是一种有悠久历史的工艺,最初是在木质器物上烫出种种花纹图案,后来被治匏艺人移植到葫芦上,出现了火绘葫芦。火绘葫芦并不限于虫具,像葫芦鸽哨、观赏葫芦等均有火绘者。如前所述,火绘葫芦虫具出现于清代,自彼迄今,操此业者不乏其人,创造出不少火绘葫芦的精品。天津艺术博物馆藏有一具晚清蟋蟀葫芦,不但质地坚厚,金色灿然,上面的火绘田园人物图更令人惊叹不已。艺人在方寸之地,用极细的火针,精心绘制出山水、田园、人物、茅舍、树木、篱笆,勾织出一幅恬淡而宁静的生活图景,笔法细腻入微,意境深远,绘技十分高超。一具品质优良的葫芦虫具,再配以意趣高雅的火绘作品,无疑是锦上添花,会大大提高葫芦的艺术价值和审美层次。传统火绘所用的工具甚简单,只火针和香二种而已。香是用榆面为原料特制而成的,粗细如拇指,俗称“鞭杆子香”,燃烧后温度极高。火针一般是自制,最简单的方法是用自行车条磨制而成,一端磨出尖头。将鞭杆香点燃后,着火的一端会变得比较柔软,这时将火针插进香内,只露出尖头,作为“笔尖”。为利于插入,火针的另一头亦需磨得稍尖一些。火针被香火炙热,产生很高的温度,即可在葫芦上烫出各种图案。随着香不断燃烧,要不断将火针往里插入一些,针尖只露出1厘米左右即可。香的中间有一根竹签,所以每次插起来都比较麻烦。(孟昭连《中国鸣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