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 2024-02-11

【觥筹交错】

欧阳修的《醉翁亭记》脍炙人口,其中有这么一段话:“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请注意,这段话里使用了一个成语:觥筹交错。觥是酒杯,筹是小棍子。酒杯用来喝酒,小棍子用来干什么?谁不喝酒就用小棍子打他吗?当然不是,小棍子是用来计数和行酒令的。比方说小明跟小强在宴席上拼酒,看谁能在规定时间内喝得最多(宋朝酒风比唐朝文明,比今天开放,拼酒之人比比皆是)。这就需要规规矩矩地计数,不然仅凭脑子记忆,俩人互不认账,最后会打起来。怎样规规矩矩地计数?用筹,也就是那种半尺来长的小棍子。小明喝完一杯,在自己跟前放一根筹;小强喝完一杯,也在自己跟前放一根筹。等俩人都喝不下去了,分别查对方跟前的筹共有多少根就行了。宴席上的筹可不是普通的小棍子,上面还刻字。有的刻“惧内者饮”,意思是怕老婆的喝一杯;有的刻“讳言惧内者饮”,明明怕老婆却不愿承认的喝一杯;有的刻“身矮者一盏”,谁个子矮谁喝;有的刻“身长者一盏”,谁个子高谁喝;有的刻一句谜语,让你猜,猜中了通过,猜不中就得喝一杯;有的刻一句唐诗,让你背诵下一句,背不出来也得喝一杯。总之五花八门,刻什么内容的都有。(李开周《吃一场有趣的宋朝宴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