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 2023-12-19

【朝前看】

空间与位置隐喻。另一种语言中数量巨大的比喻,是关于空间和位置的比喻。我们在表达很多意思时,其实都是用物体的方位或者是物体在空间里的移动来比喻的。比如,我们会用方位上的前和后来比喻时间上的未来和过去。我们用前面这个方位来隐喻未来,比如面向未来的态度叫作“朝前看”。我们会说“未来近在眼前”“未来扑面而来”,未来是在我们“前方”的。相应地,我们用后面这个方位来比喻过去,比如沉溺于过去叫“往后看”,政策倒退叫“开历史倒车”,忘记过去叫“抛诸脑后”。这种比喻是那么自然,以至于如果我们刻意打破这种定式,比如说“未来正在从身后悄悄逼近”,就会显得特别怪异。那么时间的流逝与视觉上的前后方位的联系是怎么建立起来的呢?合理的推论是这样的:先从时间这个角度看——由于时间不停流逝,所以过去已经发生的事件总有远离我们的趋势,而未来将要发生的事情总有离我们越来越近的趋势。再看视觉上的前后方向——由于人们绝大多数时候都在往前走,所以身体后方的事物总有远离我们的趋势,而前方的事物总有离我们越来越近的趋势。这样一来,时间流逝与身体运动之间相似的趋势就被大脑关联了起来:身前的=未来,身后的=过去。从这个例子里,我们也看到一个关于隐喻的重要规律,那就是:隐喻的方向不是任意的,它以我们的经验为基础。正是因为我们有“前方的物体在视觉上总是向我们靠近”这个日常经验,才会把前方这个方位与同样有靠近趋势的“未来”关联在一起。如果没有这个经验,脑海中就不太可能建立起这种隐喻。这其实已经被科学家证明了。在一项研究里,科学家发现,从小就失明的盲人很少有这种把前方与未来、后方与过去联系在一起的倾向。(魏知超《为什么大象不听话:人类行为背后的25个心理学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