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大师陈寅恪名中“恪”字的读音,多年以来一直存在分歧:相当一部分人读作què;但查古今辞书,诸如《说文解字》《康熙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等都只注kè音,有的还特别注明它的原形字是“愙”。也有些晚近出版的辞书注以“旧读què”的,但这个“旧”所指为何时?却语焉不详。将陈寅恪的“恪”读作què的,多是年龄较大或具有较高文化的人。尤其是在20世纪20年代到40年代的清华大学,全校上下几乎一致读作què,但是奇怪的是极少有人能说出这个读音的根据。语言学泰斗赵元任和王力都认为“恪”应读kè,但在“陈寅恪”的名字中却随大流读què。据2009年12月凤凰网读书综合的一位作者调查考证,将“恪”读作què,其实是一种方音北移后的变异。即南方一些省份,如江西、湖南、四川等地,“恪”字读quó音,“确”也读quó。陈寅恪先生是江西九江市修水县人,生于湖南长沙,祖父陈宝箴,曾任湖南巡抚。因为普通话(当时称“国语”)里面没有quó的音,故而到了北方,便有人想当然地把陈先生的“恪”称为què了。后来因袭相承,成了约定俗成的习惯。用现代汉语规范的眼光分析,“què”属于不规范读音,“恪”只有kè一个读音。(谭汝为《人名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