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化的表意功能首先是表小功能。对比“汤勺儿”和“马勺” , “眼镜儿”和“穿衣镜” ,可以看出儿化词语表示的事物比非儿化词语表示的事物要小。北京地名中的儿化表小功能非常明显。……内外城的城门、皇城的城门不儿化,体现了京城城门建筑的宏伟和皇家的尊严。北京的“公园儿”要儿化, “牡丹园儿、南菜园儿、木樨园儿、樱桃园儿、苹果园儿、梁家园儿、帅府园儿、官园儿”等私家花园、果园、菜园要儿化,但是皇家园林、大型园林或建筑群则不儿化,例如“颐和园、圆明园、清华园、大观园、中关园” ,也是同样的道理。儿化的另一个功能是表爱称,这和小称是有关联的,年幼的人或小动物、小植物往往被人们喜爱怜惜,外形小巧的器物也常被人们欣赏把玩。例如“小孩儿、女孩儿、小猫儿、京巴儿、金鱼儿、小草儿、小玩意儿、绢人儿、戒指儿”。当心理形成定势,儿化便产生爱称作用,例如“鲜花儿、美人儿、帅哥儿、香饽饽儿、小曲儿、小吃儿、拼盘儿、杂拌儿、豆汁儿、焦圈儿、糖瓜儿、水饺儿、旗袍儿、马褂儿、坎肩儿、背心儿、上身儿(上衣)” ,这些儿化词或多或少表现出喜爱或亲切的色彩,若去除儿化,则爱意消失或减弱,京味儿全无。(党静鹏《北京话俗语与老北京社会风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