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歇后语】 最初是指一种诗体,这种诗体在唐朝曾盛行一时,即所谓“郑五歇后体” ;后来又指一种语言游戏:把成语末尾的一两个字“歇”去,用前面的字来代替,如用“友于”来代替“兄弟” ,用“高抬贵”来代替“手”。这两种歇后语,当然都不是俗语。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开始把“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这种由“引子——注释”两个部分构成的语言形式叫作“歇后语” ,而原来的“歇后语”由于所表示的语言形式逐渐消亡,因而被人们遗忘了。(党静鹏《北京话俗语与老北京社会风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