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 2024-01-20

【喇嘛的帽子,黄啦】

佛教弟子是和尚,在寺庙里修行,和尚剃去头发,身穿袈裟,戴素珠,念经礼佛,不能结婚。和尚也称“和上”。在我国, “和尚”的称呼最为常见。其实,和尚本来是对有相当地位、学问并堪为僧师的男性佛教徒的尊称,在古印度曾有博士之称,不是任何一个普通的僧人都能使用这个称呼的。喇嘛戴的帽子有十余种,其中公沙帽,黄色,帽顶鸡冠状,向前倾,系喇嘛参加法会时戴。班沙帽,即宗喀巴帽,尖顶桃形、黄色僧帽,该帽为有身份的上层喇嘛所戴。北京话中“黄”的意思是失败、落空。喇嘛是藏传佛教的术语,意为上师、上人,为对藏传佛教僧侣之尊称。藏传佛教在元代时传入北京。“作为国师的八思巴在至元四年(1267年)(正是忽必烈迁都中都(北京)时) ,将藏传佛教带入北京,这是藏传佛教传入北京的重要标志。藏传佛教传入北京后,八思巴等在宫廷内外广行佛事,为皇帝、皇后、皇子等蒙古贵族受戒、传法、灌顶,使藏传佛教逐步走进京城民间。”(党静鹏《北京话俗语与老北京社会风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