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 2024-01-20

【抬举】

生孩子。《合水县志》。‖词义实际应是指抚养。《史记·孟尝君列传》:“文以五月五日生,婴告其母曰:‘勿举也。’其母窃举生之。”司马贞《索隐》:“上‘举’谓初诞而举之。下‘举’谓浴而乳之。”《敦煌变文集·父母恩重讲经文》:“抬举女男,不辞辛苦。”“就中苦是阿娘身,抬举孩儿岂惮频。”“自小阿娘抬举,长大严父教招。”《黄粱梦》第四折《叨叨令》:“至如将小妮子抬举的成人大,也则是害爹娘不争气的赔钱货。”古语把生下孩子不抚育的“弃子”说“不举”。《汉书·外戚传下·孝成赵皇后》:“初生时,父母不举,三日不死,乃收养之。”晋干宝《搜神记》卷六:“及生,不举,葬之陌上。”唐顾况《补亡诗·囝》:“及其生汝,人劝不举,不从人言,果获其苦。”但《诗经·小雅·蓼莪》:“父兮生我,母兮鞠我。”鞠,指抚养。但鞠是皮球,绝对不可能有抚养的意思,应该就是“举”的通假。“举”是“高”的事理,“抬”也是“高”的事理。抚养儿女就是让儿女长大成人。因而复合为“抬举”。(刘瑞明、周奉真《庆阳方言词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