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2024-02-11

【陶泉明】

晋代大诗人陶渊明,在唐朝也遭遇了同样的命运。因触犯高祖李渊的名讳而被改称“陶泉明”。只是后人没有沿用这个名字,又回改了。(陈壁耀《文化里的中国》)

进一步了解
2024-02-11

【天地元黄】

清时避康熙玄烨名讳,“玄”改为“元”,“玄鸟”称“元鸟”,“天地玄黄”成了“天地元黄”。(陈壁耀《文化里的中国》)

进一步了解
2024-02-11

【户部】

唐时避李世民之讳,“世”改称“代”或“系”,“民”改称“人”,于是“三世”称“三代”,“民风”成了“人风”,六部中的“民部”也因此改为“户部”,并为后代...

进一步了解
2024-02-11

【惊蛰】

从避讳的方法看,大致有改字、缺笔和空字等几种。“改字”是以同义或近义字替代讳字的一种避讳方法。这是避讳中采用最多的一种方法,秦汉一直沿用到晚清。汉时避景...

进一步了解
2024-02-11

【秉国】

司马光作《资治通鉴》,甚至避嫌名。其父名“池”,与“池”同音的韩维的字“持国”,被改成了“秉国”。(陈壁耀《文化里的中国》)

进一步了解
2024-02-11

【郭太】

范晔作《后汉书》,也避其父范泰之名讳,改“郭泰”为“郭太”(《灵帝纪》)。(陈壁耀《文化里的中国》)

进一步了解
2024-02-11

【釐公】

司马迁还避其祖父之名讳“僖”,多以“釐”代之,于是“僖公”便成了“釐公”(《齐太公世家》《鲁世家》等)。(陈壁耀《文化里的中国》)

进一步了解
2024-02-11

【李同】

家讳,也叫私讳,避的是父母祖辈的名讳。司马迁作《史记》,多避其父司马谈之名讳,遇“谈”辄以“同”代之,意为其名与我父同。所以在《史记》中,“张孟谈”便成...

进一步了解
2024-02-11

【虢孟姬良】

以上是先秦时期女子称呼变化的大致情婚前、婚后和死后,这人生的三个阶段,在称呼上有三次变化。但不管怎么变化,女子的名字始终不出现,而女子的姓却又始终不变。...

进一步了解